为进一步规范研究生课程考核与成绩管理,引导和促进研究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提高培养质量,特制订本办法。
凡参加研究生课程学习者,均需按培养方案规定的教学要求进行成绩考核,经考核通过才能取得规定的学分。参加课程考核一般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除实践类课程可以采取考查方式进行考核外,其他课程一律以考试的方式进行。考试可采用笔试、口试、撰写课程论文等形式进行。
2.课程考核采取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提倡以撰写文献阅读报告、实验报告和调查报告等形式进行过程考核,以撰写课程论文等形式进行期末考核。
3.各培养单位可参照学校有关要求和本学科专业与课程特点,选择恰当的考核方式。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要注重对研究生综合能力的考核,注重引导和促进研究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1)笔试/口试:笔试分为开卷和闭卷两种形式。笔试要有正规考试试卷,答题统一采用带有“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考试试卷”题头的答题纸。笔试时间一般为120分钟。口试的形式灵活多样,一般要有详细的考试文字记录。
(2)课程论文旨在培养、训练和考核研究生综合运用已学课程的理论和知识,进行科学研究,解决本学科领域内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能力,并使研究生受到查阅、评述文献,制定研究方案及计算、论证、撰写论文等的科学研究训练。课程论文要符合学术论文的基本规范,一般应包括论文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和参考文献等内容。字数一般不少于4000字,内容要与本门课程相关。
(3)调查报告是对社会上某一个问题或事件进行专门调查研究之后,将所得的材料和结论加以整理而写成的书面报告。一般应包括标题、开头、主体、结尾和附件等部分。调查报告应具有写实性、针对性、时效性等特点。字数一般不少于4000字。
(4)文献阅读报告是在对某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综合和思考。一般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和参考文献等主要内容。文献阅读报告可以是经典文献的述评,也可以是文献综述报告。字数一般不少于4000字。
(5)实验报告就是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一般应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分析等项内容。
(6)所有考试试卷均需使用A4纸(笔试可用8K纸),并附有试卷封面,教师依据相应的评价标准进行成绩评定。
2.考试按照百分制评定,考查按照合格、不合格评定。考试成绩分为5个等级:90分以上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中等;60~69分为及格;59分以下为不及格。
1.公共课的考核、试卷评阅由研究生院负责组织;专业课的考核与试卷评阅由各培养单位组织;成绩由任课教师负责录入研究生管理系统。
2.任课教师应在考试结束后两周内完成试卷评阅和成绩录入工作。同时需将成绩单打印签字后送交各培养单位备案。
3.公共课试卷存入研究生院试卷库,专业课试卷送交研究生秘书处保存。保存时间为研究生毕业后3年。
4.研究生毕业离校前,各培养单位需打印《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成绩单》一式2份,经各培养单位和研究生院审核盖章后,1份存入学校档案馆,1份装入研究生档案。
五、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本办法最终解释权归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